首页logo右1(225*70)
首页logo右3(225*70)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劳动工伤 > 劳动新闻

在工厂休息室内待料期间死亡能否视同工伤

时间:2015-02-03 16:31:25  来源:  作者:

原告郭某的丈夫韩某系第三人某建材厂的职工,双方构成劳动法律关系。2012年9月26日上午,韩某因加工原料未运至工厂而致停工,与其他工友一起留在厂内休息室内待料,待料期间韩某突发疾病,于次日凌晨经抢救无效死亡。被告某市劳动局因原告郭某的工亡认定申请,于2013年3月19日作出《工亡不予认定决定书》。原告郭某诉至法院,认为被告不予认定工亡的行为违反法律规定,请求法院撤销《工亡不予认定决定书》。

【分歧】
对于本案原告丈夫韩某在厂内待料期间死亡能否视同工亡有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韩某在短暂休息待料期间应视为在工作岗位上,应当予以认定工亡。另一种意见认为,韩某虽然在工作时间内突发疾病48小时之内抢救无效死亡,但其并不在工作岗位上,工作岗位要比工作场所、区域的外延小得多,因此韩某离开了工作岗位,因自身疾病发生的死亡不属于视同工亡范畴。

评析】
笔者同意第一种意见。在此类行政案件中,一般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第二,劳动者受伤害的事实是否存在;第三,劳动者所受伤害是否属于应当认定工伤的法定情形。这类案件的焦点更多地集中于劳动者所受伤害是否属于应当认定工伤的法定情形。
一、对《工伤保险条例》的理解
《工伤保险条例》扩大了工伤保险对象的覆盖范围,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改变了以往以所有制形式或城乡界限来划分保护对象的做法,覆盖了全部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类的各种经济组织,弥补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还无法归类于传统企业的经济组织逃避缴纳工伤保险费责任的缺陷。因此,要从《工伤保险条例》保护劳动者职业安全和利益的角度出发,作出有利于劳动者的法律解释,既不能僵化执法,也不能任意扩大或缩小保护范围。

二、工伤认定中的因果关系
首先,关于工伤认定中的空间问题。“工作场所”一般是指职工从事职业劳动的实际区域,主要包括单位所在地、单位附属地以及户外经常性固定区域。根据以上理解,韩某的工作场所不仅仅在工作车间的岗位上,还应包括车间自然延伸的休息室部分。韩某在因非自身客观原因导致的停工待料期间去休息室休息只是中止了工作状态,待来料后仍然要继续工作。因此,其在休息室内待料期间应当认定在工作岗位上,某市劳动局有任意缩小“工作场所”概念之嫌。
其次,《工伤保险条例》已将在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活动受到的事故伤害等情形纳入工伤认定的范围。在工厂停工待料期间,韩某同其他工友一样在休息,只要负责人未通知下班就必须原地等待,他也没有从事与本职工作无关的其他活动。对劳动者受伤与工作之间的因果关系应作全面、正确的理解,且应适用无过错原则,《工伤保险条例》并未将劳动者的个人主观过错作为排除要件。因此,韩某在休息室内待料期间应当认定在工作时间内。本文出自:合肥律师www.hf180.cn转载请注明!
 



0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合作网站